1)166 决心_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卫国在向卫戍司令部上乘的书信中,陈述了把南京城百姓留在南京城弊远大于利的观点。

  其中一点观点是:

  战争在中国,自从春秋时的宋楚泓水之战后,再无仁义可言。

  在西方,自从拿破仑率领着他的军队不择手段作战席卷欧洲后,就由传统的有限战争转变成了绝对战争!

  战争不再讲礼求礼!

  不存在什么“君子不重伤”,不伤害已受伤的敌人。

  不禽二毛,不俘虏老者——头发有两种颜色的白鬓人。

  不以阻隘,不以阻敌于险隘而取胜。

  不鼓不成列,不进攻尚未布好阵的敌人。

  绅士的战争等等!

  “兵不厌诈”成了战争的主流,战争终究被杀戮,被攻城略地所代替。

  至于生命,也在战争中如同草芥。

  特别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生死全由破城者喜好决定,一言不合,屠城之悲剧屡见不鲜!

  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早已经是路人皆知。

  欲侵略中国,鬼子绝不会使用单一的柔和手段。

  武力镇压,血腥残杀定不会少。

  汤山镇阵地上,日军公然使用国际公约禁止的毒气弹便是铁证!

  再加上我军死守阵地,双方战火猛烈,将百姓置于城中,岂非殃及池鱼?

  先不论南京是否守得住,百姓置于城中便是最大的隐患,倘若日军以卑劣之行径对待南京诸民众,吾等之大罪过也……

  ……

  周卫国字字肺腑地说了许多,至于结果怎么样,他也心里没底。

  不久之后消息传来,卫戍司令长官下令将南京守军唯一退路——长江上的船只全部销毁。

  以坚定全体将士誓死守卫南京城的决心。

  不仅如此,唐司令还把三十六师布置在面临长江渡口的挹江门,下令如果有人试图向城外逃跑,直接开枪格杀。

  如出一辙的历史似乎在重演。

  周卫国紧攥着拳头,在紧张之中等待着自己一直期待着的消息。

  九日上午,南京上空一碧如洗。

  南京外围也是一片宁静,若非是知道城外早已经被大量日军围困,恍惚之间,这场惨烈的战争似乎都没有发生过。

  不久,南京城内突然空袭警报声大作,依旧在南京城中的市民们连忙就近的往防空洞躲难。

  很快,一群鬼子飞机从东南方向飞来。

  只是飞机在空中盘旋过后,丢下的却不是炸弹,而是如雪花飘散的传单。

  周卫国捡起一张一看,原来是鬼子的“投降劝告书”。

  至于其中的内容,无非是鼓吹已经将南京城包围的日军人多势众,“南京是中国的古都,民国的首府。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迹名胜猬集,实乃东亚文化荟萃之地,然贵军如果继续抵抗,南京将无法免于战火,千年的文化精髓将会毁于一旦”云云。

  不得不说,小鬼子这一招的确歹毒。

  成千上万的投降劝告书散落到各个部队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