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零九章 穆棱河之战(五)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列车的传说,不过无不是将装甲列车的威力无限夸大,什么“陆地战列舰”,“

  可以移动的巨炮”,“

  活动的的自由堡垒”,“不可摧毁的东方恶龙”等等,这除了是人们的对新式武器都有一种本能的敬畏因素之外,还有就是一来在以前的战斗中,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二来装甲列车这种将舰载重炮移植到陆地上的概念,也很对俄国人胃口。大有谈装甲列车就变色之势。

  斯特里奇虽然不像普通士兵那么无知,但对装甲列车也确实有很深的忌殚,不过斯特里奇这点常识还是有的,那就是装甲列车必须依托于铁路行动,虽然滨绥线和哈大线是互相的,但从沈阳到哈尔滨,仍至牡丹江都还在俄军的控制之下,人民军的装甲列车是不可能开到,因此才敢大胆沿着铁路进军,但发现炮弹的方向是滨绥铁路那边,斯特里一人寸就马上想到了是人民军的装甲列车,看来人民军很可能是通过海路,将装甲列车在海参崴登陆,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中东铁路的滨绥线,到达这里。想不到自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人民军在这里也有装甲列车,怪不得这支人民军一退在退,一直退到了西阳山,原来是在这里有装甲列车的接应。

  其实斯特里奇关于装甲列车的推想基本还是准确,但对人民军且战且退的目地估计却是完全错误。

  人民军在遭遇斯特里奇的增援部队时,就己经向第1师的师部报告,师部经过讨论之后,决定采用逐步撤退,诱敌深入的战术,并上报经过了司令部的批准,因此才指令2团,逐步向西阳山方向撤退,而1团、3团则分别从左右两翼包操上去,在2团的左右侧前方约5、6公里的位置,三个团排成了一个“V”字型,就像一张朝向俄军已经张开了的大嘴,由于人民军的行动迅速,而且也很注意隐蔽,俄军也有些大意,只够着追击2团,结果已经逐步落入人民军的“大嘴”中了,却还混然不知。

  不过俄军停下来之后,立刻布置防御阵地,似乎要打一场防御战,到有些出乎人民军的意料之外,因为这样一来虽然还是可以围歼俄军,但人民里自身肯定会承接一定的损失,而且全歼俄军的时间也会延长,因为人民军的左右两翼是在最后一刻才进入预定阵地,不可能携带火炮,火力只能靠迫击炮支持,这样改坚能力会大幅的削弱,只能靠士兵用血肉之躯去冲击敌军的阵地。

  而是在黄昏之前,侦察机在最后一次侦察中发现,在40公里左右的距离发现俄军的大队,方向也是西阳山,预计会在明天上午10-12点期间可以赶到战场,这样一来俄军在西阳山前布置防御阵地也就好理解了,而如果人民军不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