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七章 电报(上)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卫前军总统领聂士成阵亡于八里台,同日淸廷电诏李鸿章进京;7冃14日,天津失守,淸廷再电急催李鸿章北上。因此李鸿章才不得不离开广东,乘船北上。但这个时候,李鸿章也明白,目前北京的局面不是自己能够主持得了的。因此住进自己在上海丁香花园寓所,静观局势的变化。尽管后来清廷又再三下诏,要求李鸿章尽快北上,但李鸿章仍然不为所动,左推右托就是赖在上海不走,一直拖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而在李鸿章面前的两名清廷官员也不是普通人,一个是现任四川布政使周馥,他早年因多次应试未中,遂投笔从戎,在淮军中做了一名文书。成为李鸿章的文牍,协助李鸿章兴办洋务三十余载,在北洋海军、武备学堂、天津电报局及开平煤矿等近代企业的创办过程中均有作为,是后期洋务运动实际上的操盘手。

  光绪七年周馥(1881年)受李鸿章保荐,任天津海关道;光绪九年又兼任天津兵备道;光绪十四年(1888年)升任直隶按察使。甲午战争爆发后,又被李鸿章任命为前敌营务处总理。在马关议和后,周馥以身体病弱自请免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被起复任四川布政使。

  淸廷下诏调李鸿章北上以后,李鸿章立刻想到了自己的这个老部下,即奏请朝廷调周馥为直隶藩司,随同办理中外事宜,因此两人在上海聚齐,又同因局势不明,留在上海静待时局的发展。

  而另一人则是现任大理寺正卿盛宣怀,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可以说是大大有名,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共计创造了11项“中国近代实业的第一”。而且盛宣怀和李鸿章的关系更为密切,他的父亲和李鸿章有金兰之交,民间甚致传言盛宣怀认李鸿章为义父。而盛宣怀创办的实业也大多与李鸿章有关,可以说没有李鸿章的支持,也不会有盛宣怀的成就。

  在李鸿章的关照之下,盛宣怀官商两路无不畅通,现在己官任大理寺正卿兼北洋电报大臣,主要经办的实业有上海电报局、招商局轮船公司,均是洋务运动时期少有的能够确保盈利的企业。而盛宣怀自然也是财源滚滚,据说这时他的个人资产己达到二千五百余万两白银,而他的义父李鸿章的资产,才只有一千五百余万,其中有相当一部份都是盛宣怀的孝敬。

  在前不久,就是由盛宣怀出面,积极奔走周旋,才促成了【东南互保】,随后盛宣怀就一直留在上海,静观局势变化。

  今天两人是受李鸿章之邀,来到丁香花园。

  李鸿章摆了摆手,道:“玉山(周馥),杏荪(盛宣怀),不必客气,坐吧。”

  两人告谢之后,在左右的沙发上就座,待从送上茶来,周馥才道:“中堂,唤我等到此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