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四章 渤海海战(三)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中弹十余发,好在是这两艘军舰的装甲厚实,而且挨的炮弹也是从100毫米炮弹、76毫米炮弹居多,因此到还都挺得住。

  而随着德军各舰纷纷转向,两舰后面的其他各舰也都显露出来,而且两支舰队也逐渐打开距离,主阵舰队横向展开,和穿越舰队展开对轰,而游击舰队则向左边绕过去,企图从穿越舰队的侧翼发动攻击。

  海面上硝烟弥漫、炮声轰轰,水柱四起,一时间战事进行的十分激烈。

  不过随着战斗展开,不断有徳舰破击中,而在战场的另一端,虽然在穿越舰队的附近,水柱起伏,但却沒有一艘舰中弹。

  昆明舰的指挥室里,穿越舰队的指挥官尚晋峰一面注视着眼前海面上激烈的战争,一面下令水导部:“准备发射**,目标俾斯麦号、勃兰登堡号。”

  这一次战斗,使用**来打击德国舰队,而不是**,也是在战前就决定好的,因为在前面的战斗中,己经试过了用**打这个时代的军舰效果,因此在这一战中,则要试试**的威力。

  在穿越舰队的五艘战斗军舰上,都装备有两座三联装324mm7424型**发射器,可以发射鱼7型轻型**,另外五艘战斗军舰的舰载直升机,也可以搭载鱼7型轻型**,进行空投发射。在襄阳舰、怀化舰上,各备有12发鱼7型轻型**,岳阳舰、三亚舰各备18发鱼7型轻型**,而昆明舰的排水量最大,配备的鱼7型轻型**最多,共有24发,五艘军舰加起来,共计有84发鱼7型轻型**,这是穿越舰队除了**以外,另一大海战利器。

  鱼7型轻型**的来历颇有些传奇色彩。1978年10月一艘中国渔船在南海捞到一发没有爆炸的美国MK-46I型**,估计是美军演习时遗失诉,于是这枚**经海军送到705所进行研究检测,代号为109工程。

  1982年海军决定,在MK-46I型**的基础上研制鱼7型**,并有705所开发设计**浅水控制系统,因为当时正值中美关系良好的时期,因此在1985年,美方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向中国出售了4枚MK46Ⅱ型**,以级1套可完成大部分MK46Ⅱ型**维护工作的中级维修站,及技术资料若干。得到了这批资料以后,鱼7型轻型**的研制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1994年定型后装备部队。

  由于鱼-7型**的基准型号,只是美国70年代末期水平的MK46Ⅱ型**,因此鱼-7型**的基本型完成同时,其改进型也立刽开始研制。在90年代末,全面改进的鱼-7乙型**研制成功全面换装部队;而鱼-7丙型**则更是利用新一代反潜**的部分技术发展的最新改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