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造舰计划(一)_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津各有两个船厂,第一阶段的船厂建设己经完成,各种造船的机械设备都己经到位了,而且青岛造船厂己经建成了一个长170米,宽35米的特大船坞,在这个时代,这样大型的船坞是可以建造2万吨级的超大型战列舰,当然现在穿越者的技术水平,肯定建造不了2万吨的战列舰,其实上这个时候最大的军舰也只有1万6千吨,因此这个船坞实际的目地是为了让穿越军舰中最大的一艘昆明舰能够入坞維修保养,尽管昆明舰只是一艘7千吨级的军舰,但舰长156米,宽19米,必须要用这么大的船坞。而天津船厂并没有建造这个大的船坞。

  不过6000吨级的大型防护巡洋舰,并不一定非要在船坞中建造,可以在船台上建造好之后再下水,现在青岛、天津的两家船厂都有建造6000吨级的大型防护巡洋舰的船台。因此至少从理论上说,青岛、天津的两家船厂都建造这样军舰的技术能力。

  而不足之处在于,穿越者目前缺少建造军舰的实际经验,还缺少合格的造船工人。虽然在前期修复军舰中,穿越者到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培养了一些造船工人,毕竟修军舰和造军舰是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像舰用发动机、锅炉、大口径舰炮、*、装甲钢板等关建的材料、配件,穿越者也都没有,因此严格来说,穿越者还不具备独立建造军舰的能力。

  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海军指军部认为可以釆用引进国外技术的办法,即和外国合作,如1902-1903年度计划建造的4艘6000吨级大型防护巡洋舰,可以由穿越者提供设计图纸和性能数据,在国外定购建造两艘,并由穿越者派人监督,从中学习建造船舶的施工管理经验。然后由国外提升少部份造舰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在中国建造两艘,以积累自己的造舰经验,培养自己的造船工人;而且再不影响性能的前提条件下,能够再中国釆购的材料和零配件,尽量在中国购买,以节约成本,同时其他各部门努力攻关,加快国产化的速度。而后续的装甲巡洋舰、战列舰也釆用相同的方式。

  而造舰的合作对像,海军指军部认为德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在此之前,穿越者就和德国有比较良好的军事技术合作,因此有一定的互信基础,另外穿越者还可以向德国方面提供一些先进的军事技术,以提高自己的谈判筹码;而且德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和中国也有过良好的合作,此前清廷的大部份火炮,还有北洋水师的大部份军舰,都是从德国购买的。当然,如果华东政府的外交处理得好,和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合作也可以。

  如果能够完成了这个造舰计划之后,不仅将使人民军海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