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8章 徐光启!_明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章写的有点像论文了……??.r?a?n??en`o?rg。。

  今天是中元节,在小船的老家,这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大节日,要祭祀先祖,上坟烧香。

  可惜,小船夫人出差了,孩子在老家父母那里,只有小船冰冷的面对着外面湿漉漉的小雨……

  跪求正版请阅支持,小船跪谢!

  徐光启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几何原本》、《农政全书》,他的技术性,他的文学性,他的开拓性,在后世时,早有定论,已经形成了共识。

  只不过,却是少有人知道的是,徐光启在官场,也是春风得意,正儿八经的‘科班及第’出身。

  甚至,魏公公为了笼络他,一度开出了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的高官。

  可惜,徐光启看不上老魏,没有接下这个高官,便被令回到老家上海,‘冠带闲住’。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不过只是文人的矜持而已。

  自古便有先贤言:“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身为读书人,饱读圣贤之书,寒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谁又不想光宗耀祖、光耀门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惜,或许是历史对人类开的玩笑。

  搞技术的、搞艺术的,也包括搞思想的,很多大能、大贤者,甚至,可以称之为‘先知’的一帮人,在他们生前,并没有得到他们应该享有的待遇,反倒是穷困潦倒,食不果腹。

  甚至,很多人,为了追求,为了理想,直到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即便这般,也往往是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之后,才会得到平反。

  像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虽然官场失意,但在李唐开明的大风气之下,他们的才华,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是得到公认的,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但像是‘日心说’、梵高、也包括大名鼎鼎的‘红楼梦’,他们的境遇,可就令人扼腕叹息了。

  而徐光启,却是在这里面,‘玩的非常溜的’。

  再直白一点,他是个明白人。

  在时机合适时,他纵横宦海,一展才学抱负,哪怕困难重重,很难实现,但他依然有资格、有资本去试。

  而在形势混沌之时,他却又能避过风口浪尖,回到家里,钻研学问,著书立说。

  在赵宋时,也曾有一位玩的非常溜的大员,曾言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当然,华夏的传统文人阶层,最深刻的座右铭,还是孟子这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在前往上海的路途中,李元庆也在仔细思量。

  摄于文化层次水平的差异,李元庆对徐光启的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