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9章 委屈,实在是太委屈了!_埋葬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9章委屈,实在是太委屈了!

  如果要深究这些官老爷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的原因,往早了可以追溯到大送时期,再往上也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但是真正的堕落,还真就是由大送而始,正从文彦博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之后,中原堂口的官老爷们就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夺命狂飙。

  大宋时期的寇准可以硬拉着大送皇帝的袖子上前线,包子黑能直接喷大送皇帝一脸唾沫腥子,所谓治政风气开明、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背后其实是皇权的威严丧尽。

  如果说朱元璋的例子以及大明某些皇帝之死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

  大明的军队是怎么一步步废掉的?

  别说是朱元璋从一开始定下军户制度就埋下了祸根,因为对于朱元璋来说,或者说换成人当了皇帝,军户制度都是最适合当时的大明的军制,甚至没有第二种军制可以与之相比。

  因为在定下军制之前,首先要考虑到当时的大明是个什么情况——边年不断的征战,人口锐减,荒地多而人口少,大量的金银被带出中原,这些乱七八糟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子穷逼的味道。

  朝廷都穷成狗一样儿了,而朱重八又时时刻刻都想干北元一梭子,自然也就不能饿着军队,而此时的大明又恰好处于地荒人少的开荒状态,能够收上来的钱粮自然也就不多。

  再加上朱元璋还是个宁肯饿着肚子也要推广社学的狠人,这就导致了大明朝廷的财政更加紧张,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

  卫所和军户制度,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应运而生。

  说白了,就是要求卫所以囤垦军团的形式来自己解决钱粮问题,一方面能够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一方面又能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以至于朱元璋都乐得吹牛逼:“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当然,军户制度也有其弊端的存在,随着天下日渐安定,那时候又没有什么官兵同等的说法,将领和勋贵欺压军户乃至于吃空饷、喝兵血的事情自然也逐渐出现,军户负担过重的弊端也因此而开始显现。

  朱老四在登基之后也下旨申饬过卫所糜烂的问题,并且搞出了京操制度。

  所谓京操,就是地方上要挑选一半的兵力到京城接受训练和检阅,一方面加强了大明朝廷和地方军队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住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大明朝廷在实际上完成了强干强枝的玩法。

  京操制度同样也有其弊端。

  首先就是有些地方距离京师路途遥远,接受检阅十分不便,很多士兵和军官对此比较不满,也没有什么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就是朝廷分拨下来的款项经常被漂没挪用,有些士兵远在边疆,守卫边疆本就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