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7章 登州的米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107章登州的米

  虽然已经到了正月,但登州的温度依然很低。城外随处可见樵采的人群,其中不乏一些下级军官的家属。大量军队驻扎的结果就是什么东西都贵,军队的家眷经常需要出城砍柴、采蘑菇、挖野菜。一来二去,闹得登州周边都快要寸草不生了。这倒也好,正好省得守军清扫射界。

  登莱巡抚孙元化并不在登州府城内,他去了蓬莱水城,检视水军战舰。根据张鹏翼的汇报,陆路沿途的官员士绅对待登州的军队非常不友好,孙元化正在考虑下一拨援辽的队伍要不要乘船从海路前往。

  从登州到旅顺的航路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到宁远、锦州就不见得了。水师是烧钱的兵种,虽然朝廷已经向登州军大笔投资,但一来这些钱不够,二来架不住各级官吏将领克扣,登州水师的船只始终受到保养不善的问题困扰。

  因此,孙元化特意调了天津水师副总兵周文郁的舰队。周文郁带来了三十条船,一千六百水兵,准备等南风起后,就把第二批援辽登州兵送到辽西。

  周文郁当年以布衣投奔孙承宗,后来调到袁崇焕麾下。己巳之变时,他在广渠门之战中立功,升任天津水师副总兵。他留着一部大胡子,而且有些发红,人称“紫髯将军”,是明军中比较能打的武将。孙元化在宁远之战和宁锦之战中与周文郁合作过,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孙元化这个人,称不上多了不起的奇才,一般官僚该有的毛病他都有,比如说这个登莱巡抚的位置,就是他贿赂周延儒、梁廷栋等人得来的。但他毕竟是个能认真干实事的人,成天忙着添置火器、筹集粮饷、训练部队,大冬天的还能跑到军营里看看,努力裱糊着大明朝这座四面漏风的破屋的一角。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最信任的几个人正在谋划着一个足以要他命的阴谋。

  “又是陈米!你们这些管军需的都他娘的黑了心了!”一个士兵把手伸进斗的底部,掏出的米已经泛黄,有的甚至带霉点。士兵劈面将手中的米撒在军需官脸上:“拿我们当猪喂吗?”

  另外两个士兵用力把桌案掀翻,大米撒了一地。上层的米看起来只是略微发黄,可下面的已经有褐色的了,稍微一碰就变得粉碎,还有不少石子和小虫。

  军需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的确每次发粮都以次充好,可从来也没次到这个程度。见丘八们发怒了,这几个跑腿办事的小角色也知道这不是自己能扛得起的问题,有一个飞快地跑去向上官汇报了,其余几个连忙告饶敷衍,这些当兵的哪里听他们说话,直接一顿拳打脚踢。

  “混账,你们要造反吗!”今天当值的军需官“恰好”是山东人,而打人的这几个士兵都

  请收藏:https://m.bg6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